蓝天碧水绿满城——庆城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
蓝天碧水绿满城——庆城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
蓝天碧水绿满城——庆城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——庆城县推进(tuījìn)生态文明建设综述
文/图 庆阳融媒记者(jìzhě) 李云
仲夏时节,南门广场上,三五好友沐浴阳光、散步聊天;马莲河景观带上,骑行爱好者们正沿河岸骑行……行走在庆城大地,抬头可见“天空(tiānkōng)蓝(lán)”,放眼皆是(shì)“生态绿”。庆城县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(lǜshuǐqīngshān)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管理,深入打好污染(wūrǎn)防治攻坚战(gōngjiānzhàn),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、生态底色愈发靓丽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强力治污 改善(gǎishàn)环境质量
近年来,庆城县以“净空行动”为抓手,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改造、扬尘管控、工业废气治理等(děng)举措,累计淘汰燃煤小(xiǎo)锅炉98台,改造清洁取暖(qǔnuǎn)1.6万余户,城区餐饮油烟净化率达到89.6%。2024年,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9天,“灰头土脸”的旧貌变成(biànchéng)了“碧空如洗”的新颜(xīnyán)。
在(zài)城镇(chéngzhèn),庆城县持续开展城市扬尘(yángchén)、餐厨油烟(yóuyān)等专项整治行动,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天气状况,增加机扫保洁和洒水喷雾频次,城镇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提升。在农村,围绕“三个沿线”“三个连片”,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,建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;扎实(zhāshí)开展农村水体面源污染整治,大力推进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和文体活动场所建设,乡村风貌全面提升,形成了产业兴、农民富、环境美、面貌新、管理(guǎnlǐ)好的(de)乡村新格局。
“如今的庆城县,蓝天白云、绿树成荫,感觉空气都比以前湿润了许多。闲暇时间,在河边散步(sànbù),令人身心(shēnxīn)舒爽。”市民王晓帆说。
治水(zhìshuǐ)兴水 惠及产业民生
蜿蜒(wānyán)千里的(de)马莲河曾因工业污染、生态退化等(děng)因素面临危机。对此,庆城县大力推进马莲河、蒲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,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,保护(bǎohù)恢复(huīfù)流域生态系统。投资3.1亿元实施河道综合治理,新建护岸工程13.6公里;建成污水(wūshuǐ)处理厂12座,铺设管网86.3公里,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%。通过实行“双河长制”与立法保护,马莲河、店子坪等省市控断面水质连续(liánxù)三年优于考核目标,优良比例达100%。
“现在,河道治理好了,环境也越来越好,我时常来河岸边散步(sànbù),看到河岸两面山青水绿、鸟鸣花香,心情都变好(biànhǎo)了。”说起家门口生态环境的变化(biànhuà),庆城县居民韩先生很是高兴。
漫步在(zài)马莲河畔,成群的野鸭在河里嬉戏、觅食;站在迎凤桥上(shàng),远观柔远河东岸,药王洞养生小镇霓虹炫目,玻璃栈道、斗拱绣楼、镖局酒坊、千佛崖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……这些(zhèxiē)都得益于庆城县生态(shēngtài)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扩绿增绿 厚植(hòuzhí)环境底色
面对水土流失的(de)问题,庆城县按照“提升首位度、打造增长极、争当排头兵”的要求,以(yǐ)“再造一个(yígè)子午岭”工程为引领,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,再掀造林(zàolín)绿化热潮。2014年以来,累计造林109.6万亩,打造万亩以上(yǐshàng)示范点23个、5000亩以上示范点17个,森林覆盖率(fùgàilǜ)从18.45%提升至23.46%,植被覆盖率达79%。同步推进“固沟(gùgōu)保塬”与坡耕地治理,建成淤地坝(yūdìbà)22座,治理水土流失310平方公里,形成了“山、水、城、林”一体化的生态屏障。
生态文明建设不仅(bùjǐn)改善了生态环境,也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生态旅游、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(péngbófāzhǎn),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。玄马镇(xuánmǎzhèn)柏树村等特色村,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,以田园采摘为特色,发展生态旅游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、体验,成为庆城县(qìngchéngxiàn)生态旅游的新名片(míngpiàn)。
筑牢屏障 守护绿色(lǜsè)家园
从划定生态红线到建立“三级河长制”,从环保督察问题(wèntí)整改到公众参与(cānyù)机制完善,庆城县构建了“党政主导、部门联动、全民共治(gòngzhì)”的生态治理体系。2024年,中央及省级(shěngjí)环保督察反馈的98项问题整改完成91项,办结群众信访128件(jiàn),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度显著提升。
庆城县严格落实“八机制三清单一包保一承诺”工作措施,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。在周祖陵景区、蔡口集林场等(děng)重点(zhòngdiǎn)区域设立森林草原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4处。利用多种媒介大力宣传防火常识(chángshí),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开展火险督查等工作,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(shēngmìngcáichǎn)和林草资源(zīyuán)安全。
同时,坚持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方针,开展植物检疫、林业有害生物(yǒuhàishēngwù)监测防治和草原(cǎoyuán)病虫害调查等工作。累计进行现场检疫121次、检疫苗木74.8万株,督查(dūchá)检查涉林企业29家,完成松材(sōngcái)线虫病春秋季普查,对庆城镇教子川1000亩油松林松针小卷蛾病虫害进行防治,有效降低了林业有害生物的(de)危害性。
——庆城县推进(tuījìn)生态文明建设综述
文/图 庆阳融媒记者(jìzhě) 李云
仲夏时节,南门广场上,三五好友沐浴阳光、散步聊天;马莲河景观带上,骑行爱好者们正沿河岸骑行……行走在庆城大地,抬头可见“天空(tiānkōng)蓝(lán)”,放眼皆是(shì)“生态绿”。庆城县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(lǜshuǐqīngshān)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管理,深入打好污染(wūrǎn)防治攻坚战(gōngjiānzhàn),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、生态底色愈发靓丽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强力治污 改善(gǎishàn)环境质量
近年来,庆城县以“净空行动”为抓手,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改造、扬尘管控、工业废气治理等(děng)举措,累计淘汰燃煤小(xiǎo)锅炉98台,改造清洁取暖(qǔnuǎn)1.6万余户,城区餐饮油烟净化率达到89.6%。2024年,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9天,“灰头土脸”的旧貌变成(biànchéng)了“碧空如洗”的新颜(xīnyán)。
在(zài)城镇(chéngzhèn),庆城县持续开展城市扬尘(yángchén)、餐厨油烟(yóuyān)等专项整治行动,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天气状况,增加机扫保洁和洒水喷雾频次,城镇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提升。在农村,围绕“三个沿线”“三个连片”,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,建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;扎实(zhāshí)开展农村水体面源污染整治,大力推进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和文体活动场所建设,乡村风貌全面提升,形成了产业兴、农民富、环境美、面貌新、管理(guǎnlǐ)好的(de)乡村新格局。
“如今的庆城县,蓝天白云、绿树成荫,感觉空气都比以前湿润了许多。闲暇时间,在河边散步(sànbù),令人身心(shēnxīn)舒爽。”市民王晓帆说。
治水(zhìshuǐ)兴水 惠及产业民生
蜿蜒(wānyán)千里的(de)马莲河曾因工业污染、生态退化等(děng)因素面临危机。对此,庆城县大力推进马莲河、蒲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,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,保护(bǎohù)恢复(huīfù)流域生态系统。投资3.1亿元实施河道综合治理,新建护岸工程13.6公里;建成污水(wūshuǐ)处理厂12座,铺设管网86.3公里,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%。通过实行“双河长制”与立法保护,马莲河、店子坪等省市控断面水质连续(liánxù)三年优于考核目标,优良比例达100%。
“现在,河道治理好了,环境也越来越好,我时常来河岸边散步(sànbù),看到河岸两面山青水绿、鸟鸣花香,心情都变好(biànhǎo)了。”说起家门口生态环境的变化(biànhuà),庆城县居民韩先生很是高兴。
漫步在(zài)马莲河畔,成群的野鸭在河里嬉戏、觅食;站在迎凤桥上(shàng),远观柔远河东岸,药王洞养生小镇霓虹炫目,玻璃栈道、斗拱绣楼、镖局酒坊、千佛崖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……这些(zhèxiē)都得益于庆城县生态(shēngtài)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扩绿增绿 厚植(hòuzhí)环境底色
面对水土流失的(de)问题,庆城县按照“提升首位度、打造增长极、争当排头兵”的要求,以(yǐ)“再造一个(yígè)子午岭”工程为引领,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,再掀造林(zàolín)绿化热潮。2014年以来,累计造林109.6万亩,打造万亩以上(yǐshàng)示范点23个、5000亩以上示范点17个,森林覆盖率(fùgàilǜ)从18.45%提升至23.46%,植被覆盖率达79%。同步推进“固沟(gùgōu)保塬”与坡耕地治理,建成淤地坝(yūdìbà)22座,治理水土流失310平方公里,形成了“山、水、城、林”一体化的生态屏障。
生态文明建设不仅(bùjǐn)改善了生态环境,也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生态旅游、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(péngbófāzhǎn),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。玄马镇(xuánmǎzhèn)柏树村等特色村,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,以田园采摘为特色,发展生态旅游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、体验,成为庆城县(qìngchéngxiàn)生态旅游的新名片(míngpiàn)。
筑牢屏障 守护绿色(lǜsè)家园
从划定生态红线到建立“三级河长制”,从环保督察问题(wèntí)整改到公众参与(cānyù)机制完善,庆城县构建了“党政主导、部门联动、全民共治(gòngzhì)”的生态治理体系。2024年,中央及省级(shěngjí)环保督察反馈的98项问题整改完成91项,办结群众信访128件(jiàn),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度显著提升。
庆城县严格落实“八机制三清单一包保一承诺”工作措施,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。在周祖陵景区、蔡口集林场等(děng)重点(zhòngdiǎn)区域设立森林草原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4处。利用多种媒介大力宣传防火常识(chángshí),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开展火险督查等工作,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(shēngmìngcáichǎn)和林草资源(zīyuán)安全。
同时,坚持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方针,开展植物检疫、林业有害生物(yǒuhàishēngwù)监测防治和草原(cǎoyuán)病虫害调查等工作。累计进行现场检疫121次、检疫苗木74.8万株,督查(dūchá)检查涉林企业29家,完成松材(sōngcái)线虫病春秋季普查,对庆城镇教子川1000亩油松林松针小卷蛾病虫害进行防治,有效降低了林业有害生物的(de)危害性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